短視頻漸成全球媒體潮流 數字媒體內容形式向視頻方向發展是一個趨勢。 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其他地方,除了媒體在網絡上直接做直播之外。短視頻,作爲更符合數字時代快速消費新聞內容要求的形式更是得到了新老媒體的垂青。 在北美主要是以Newsy、VICE、NowThis爲代表的新銳新聞資訊類短視頻網站。他們將新聞資訊視頻的時間壓縮到幾分鍾,甚至幾十秒。形式上直擊內容重點,充分發揮視頻的長處。他們追求的是短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的效應。 在中國國內媒體界近期引起震動的是,以新國際視野和風格聞名的澎湃新聞網老總邱兵拿到了華人文化産業投資基金黎瑞剛的一個億資金,創辦了短視頻平台“梨視頻”。邱兵先生看來要利用短視頻的形式再造一個華文國際大媒。“梨視頻”的目標是新聞資訊短視頻平台,除了自己的制作隊伍之外還引進全球各地的拍客爲其提供短視頻。 另外,聲稱“只服務于獨立思考的人群”的高端新聞網站“界面新聞”也推出了短視頻紀錄片頻道“箭廠視頻”。“箭廠視頻”的首部短片《中國喊麥之王MC天佑:如果有一天YY倒閉了我怎麽辦?》直接審視“網紅直播”這個中國媒體大現象。對“網紅直播”的持續發展表示了態度。 短視頻要多短? 觀衆變得越來越沒耐心,視頻被迫變得越來越短早就是一個數字時代的特征。只是電視媒體留下來的習慣還是某種程度上統治著媒體的頭腦。如果稍微留意,你就會發現無論是在BBC、CBC還是Facebook。最流行視頻裏大多數都是少于2分鍾。 在對“梨視頻”的采訪中,“梨視頻”更是將30秒作爲短視頻的一個參照標准。 短視頻到底要多短?其實還是一個看具體內容需要的問題,沒有一個業界標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越短越好。將精彩內容前置、將長篇內容剪成小段、總結概括…總之,越短越好。 爲什麽短視頻有未來? 短視頻滿足的是人們媒體快消的趨勢。深度和廣度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辯證法。在信息幾乎無限的網絡世界,廣度已經成爲人們的選擇。 而且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已經將社交媒體作爲新聞資訊獲得的主要平台。而短視頻是在社交平台獲得分享的最佳方式。 移動是短視頻的載體 在移動設備上,特別是大部分人使用的手機屏幕上看文字是在不是一種太愉悅的體驗。作爲“懶人”媒體的視頻只需要一個點擊,橫過手機,全屏觀看。 移動同樣影響短視頻內容設計。利用視頻上的文字作爲視頻最好的注解,而不是利用聲音描述。除非是非常精彩的內容,例如電影,在移動的狀態下人們已經漸漸省去戴耳機的麻煩。 短視頻是載體,故事繼續 《華盛頓郵報》,那個被亞馬遜CEO貝索斯私人收購的百年大報的短視頻嘗試相當成功。目前正在積極考慮是否將短視頻作爲最主要的媒體形式。其將其視頻業務 “Post TV” 更名爲 “Washington Post Video”,專注于短視頻。 據其視頻總監 Micah Gelman所講,短視頻成功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將短視頻內容“與所有的報道之間的協同,而不是孤立地創造內容”。對于文字報道作者而言,視頻的敘事結構和邏輯並沒有很大不同,只是視頻本身的強大視覺描述代替了長篇的文字描寫。 既然都是講故事,短視頻或許可以成爲傳統文字類媒轉型的一個突破方向。 |
GMT-5, 2025-1-15 02:46 , Processed in 0.247573 second(s), 16 queries .